石豹展示他收藏的老油灯。在电视剧《戈壁母亲》中,刘月季就是在这盏油灯下回忆起她和钟匡民被长辈们包办婚姻的往事。
这盏小白瓷灯,是石豹用自己收藏的两盏大灯换回来的。
在新疆奎屯拍摄的大型电视剧《戈壁母亲》中,刘月季独自在油灯下回忆她和钟匡民被长辈们包办婚姻的往事时,旁边那盏出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油灯道具就是剧组从石豹那里租用的。
石豹是一位油灯发烧友,18年收藏了几百盏不同年代的老油灯。他说,每一盏老油灯都反映了历史文明的进步,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默默地记录着使用者的生活岁月。
今年52岁的石豹收藏老油灯已经有18年的历史,他收藏了几百盏新疆不同年代的油灯。在他的收藏品店铺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老油灯,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石灯和吐鲁番坎儿井的陶灯;也可以看到三五九旅留下的白瓷灯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铜灯;还有价值几十元的陶油灯及玉石油灯。
石豹是一个职业画家,父母都是屯垦戍边的军人。说起自己进入收藏界的原因,石豹说和他的母亲有很大关系,家里用坏或用旧的油灯等各种东西母亲都舍不得丢弃,擦拭干净后就将小油灯等放起来或者拿来给学习画画的石豹当临摹道具。那时候,学习画画的石豹最好的临摹道具就是油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觉得每一盏灯就是一段历史,是一种知识的累积,慢慢地他又喜欢上了收藏油灯。
石豹的父亲一直提倡节约生活,在父亲的眼里,儿子这个“拣”油灯的爱好也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附近邻居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也经常把家里淘汰的油灯拿来送给他,石豹笑着说:“那时候我就有五六盏老油灯了,现在还一直留着呢。”
据石豹回忆,真正收藏的第一盏油灯,是他1990年学习中国画技法时一位农一师十四团的上海知青送给他的。
那是一盏铜油灯,主人还在油灯上刻了“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几个字。后来,那位上海知青因为调动工作要离开,就把这盏油灯送给了石豹。石豹说,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还在用墨水瓶做油灯,能用上一盏铜油灯算得上是一件很光彩的物件,“自家自制的油灯比较简单,用一个墨水瓶或玻璃瓶制作,再用铁皮做个圆筒,用棉花搓成的绳子穿进去,倒上煤油就可以用了。”
石豹说:“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油灯,觉得油灯可以在黑夜里给人们带来光明,很神奇。记得当时每天晚上在油灯下学习,满屋子弥漫着黑烟,等写完了作业,两个鼻孔都被油灯熏得黑黑的,难受极了。”
在石豹的收藏品中,有两盏红铜油灯是他花了近三年时间得来的,很珍贵。
那时候,石豹在阿克苏工作,认识了当地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乡。这位老乡有两盏祖传的红铜油灯,这种用红铜铸造的少数民族油灯,石豹一见就喜欢上了,但无论他出多少钱老乡都不肯卖,辗转多年始终未能如愿。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维吾尔族老乡到石豹的古玩店里来玩,当他看到摆放着的各种新疆油灯时惊呆了,拉着石豹的手激动地说:“看到你的油灯,我才知道自己的那两盏灯不算什么,我决定把它们卖给你了。”
石豹曾经在石河子某团场淘到一盏小白瓷灯,可惜小瓷灯上裂了一个小口儿,他觉得不完美就转手卖掉了。卖完之后石豹又后悔了,这盏白瓷灯可是当年的军垦战士从南泥湾带来的。在以后的日子里,石豹经常到各个收藏品市场转悠,想再寻觅一个完整的小白瓷灯,他还真碰到了一盏一模一样的小白瓷灯,赶紧用自己的两盏大灯换了回来。
还有一次,石豹发现一盏特别好看的油灯,向旁人一打听,他才知道那盏灯是汉代时期使用过的,距离现在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但油灯的主人舍不得卖,石豹就和对方说好话套近乎,但对方不松口。石豹托人打听,得知对方喜欢收藏宝石,他就用自己的两颗宝石换来了这盏日思夜想的油灯。为了这盏灯,石豹苦苦等候了八年。
石豹说,他家里现在还摆放着几盏油灯,有时候停电了,就把油灯点着,享受那份悠闲,“现在文物市场上都很难找到老式油灯了,收藏老油灯让我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